×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专业领域 行业领域 专业人员 新闻资讯 法律研究 品牌机构 泰云3.0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订阅下载 CN EN
×

扫码分享

新闻资讯

我所律师就“互联网+政务”社会治理法律问题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

2020-10-10 浏览次数:14685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评论文章《随手一拍 治理更现代》,就“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相关的法律问题专访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廖怀学律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葛天任一同接受采访。《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报道后,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光明网等主要新闻网站分别进行了转载。


image.png


违法变道、违法停车、不礼让行人……伴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交通违法行为也逐渐增多。为应对此等“顽疾”,各地政府相继推出交通违法“随手拍”,创新监督渠道,让群众真正参与到社会治理中。“随手拍”是“互联网+政务”产生的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市民通过注册“随手拍”程序,在发现交通违法行为时,可以即时通过手机拍照上传至小程序,交管部门对市民提供的照片、视频进行调查、核实,如果确系违法,将对涉嫌交通违法的车辆进行处罚。但“随手拍”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市民拍摄的照片能否成为行政处罚的直接依据、“随手拍”小程序的技术原因导致拍摄的照片不能达到证据标准以及“随手拍”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打击报复。


对于市民拍摄的照片能否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一问题,廖怀学律师在采访中进行了解释。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行政处罚的取证主体是行政机关。没有执法资格的公民拍摄的违法照片或视频只能作为举报线索,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线索依法调查取证,对‘随手拍’的照片或视频的真实性应进行查证。2020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公安部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经查证属实,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者视频等资料可以作为处罚的证据。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者视频资料的审核录入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因此,市民通过“随手拍”小程序拍摄的视频或者照片,经过行政机关查证属实后,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由于交通违法行为问题较多,市民通过“随手拍”可以为行政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提高行政机关对交通违法行为监管的效率。


“随手拍”是对社会治理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将新技术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提高治理效率,同时也让公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随手拍”的参与主体是广大市民,一方面,市民在使用“随手拍”的过程中面临着隐私泄露、打击报复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行政机关对市民通过“随手拍”提供的线索不积极审查,也会降低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随手拍”制度的推行。除此,对于被拍摄者来说,其个人隐私也有被侵犯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廖怀学律师认为应当从交通违法“随手拍”制度设计方面进行完善。首先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公众拍摄、举报违法行为需提交自身实名信息,举报平台应该采取严格技术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举报者信息泄露。其次,要提高后台审核的效率。在确保公众举报合规的同时,对后台设定一定的审核时间限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通过”或“未通过”的审查。最后,需平衡被拍摄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公众进行“随手拍”的拍摄内容可能涉及违法者肖像、车辆财产信息、地理位置和其他隐私画面,可能侵犯他人隐私,应注意确保拍摄手段的合法性以及对被拍摄者隐私的保护。


与此同时,廖怀学律师还认为,解决交通违章乱象等问题是一个综合治理过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新兴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但是社会治理是一个综合过程,并不能完全依靠某一种新兴技术根治交通违法乱象。技术具有中立性,其本质还是辅助治理工具,对社会乱象的治理仍应从道德、法律层面加强引导规范。“随手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交通违法现象,但同时也可能会影响社会公众间的信任关系,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利用技术手段构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平衡风险防范与社会治理效率,确保“科技向善”发展;应坚守依法治理原则,在法治框架下推进社会治理规范化,完善相应配套措施,进行包容审慎监管。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