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视角:强监管下微短剧行业的“合规红线”与“发展红利”

2025-02-25  作者:胡艺佳  来源:泰和泰郑州办公室
前   言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凭借其“短平快”等特点迅速崛起,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一匹黑马。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前景极为广阔。

1740469420263.jpg


然而,微短剧行业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行业繁荣,2025年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广电办发〔2024〕35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微短剧行业正式迈入“分类分层审核”的强监管时代。


作为从业者,如何在新的政策框架下规避风险、把握机遇?本文将从法律视角剖析新规的核心要点,并提供实务建议。


一、《通知》的核心要点

(一)实施分类分层审核制度,加强监管

《通知》中提出,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均应报省级以上广电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和成片审查,其中“重点微短剧”的规划备案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与版权核定,定期将审核剧目信息报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


此外,拟在平台首页首屏首推推荐播出的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对完成片进行复核。对重大题材或者涉及特殊题材的微短剧,按有关协审工作机制落实审核要求。微短剧的制作方、投流方、推广平台、播出平台等均须对其制作或发布的宣传推广内容审核把关。

1740469541184.jpg

(二)强化全链条责任,严审内容与传播

《通知》中明确,网络视听平台应设立总编辑岗位和办公室,负责对微短剧的内容审核把关。同时,微短剧小程序机构也须建立健全总编辑制度。个人制作并上传的各类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节目生产制作机构的责任,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节目报审工作。


此外,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投流方等播出或引流、推送的所有微短剧,均须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完成相应上线报备登记程序,在节目上线前需在片头按相应格式要求标注许可证号或节目登记备案号。未标注的微短剧,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也不得为其引流、推送。


上述规定,将有效规范微短剧传播渠道,防止未经审核、不合规的微短剧流入市场,确保传播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推动创作提升,扶持优质内容

《通知》中强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着力提升文化和审美内涵,切实加强内容建设和管理,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未来,相关部门将加强选题规划、推优扶持、创作支持等多个方面,鼓励从业者创作更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短剧精品,在坚守内容导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微短剧创作与新技术、新业态的深度融合。


二、律师建议

(一)守住合规红线

1.关注政策动态

作为新兴且高速发展的行业,微短剧行业的政策环境不断变化,从业者应保持对相关管理政策与制度的高度关注,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充分了解并熟悉审核流程与审核要求,确保项目在内容创作、生产制作、传播、推广等全流程符合要求,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


2.确保内容合规

创作者在创作微短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通知》中关于内容管理的要求,确保微短剧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出现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


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投流方等传播推广机构要完善内容审核管理架构与审核制度,建立专业的审核团队,按照《通知》的规定,对不同类型微短剧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每一部上线的作品都符合要求。此外,平台要加强对用户互动内容的管理,如弹幕、评论等,及时过滤不良信息,营造良好的观剧环境,维护平台的良好形象。

在作品创作、推广的全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意见,对作品合规性、合法性进行评估,避免因内容违规而遭受处罚。


3.重视知识产权

在微短剧的创作和宣传推广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微短剧行业的从业者应首先明确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以及各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因权利归属不明引发纠纷。同时,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预防侵权的同时,对侵权行为,应及时采取适合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把握发展红利

1.搭乘政策扶持的“快车道”

《通知》明确鼓励“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微短剧,将充分发挥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网络视听节目季度年度推优等工作机制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未来,微短剧优选题材和精品项目在备案、发行、推荐流量、资金支持等方面将获倾斜。作为行业从业者,应密切关注重点扶持的主题,深入挖掘有价值的题材,精心打磨精品作品。通过创作符合政策导向、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社会价值的微短剧,搭上政策扶持的“快车道”。


2.借助AI辅助与赋能

随着DeepSeek等越来越多优秀AI产品的上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技术也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微短剧创作、审查等各个环节。例如,在剧本创作环节,可考虑使用一定虚拟人技术,增加观赏丰富度,规避演员舆情风险。在审查环节,可使用AI技术筛查敏感词辅助剧本的合规审查,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3.进行海外布局

随着国内微短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观看或接触过中国出海微短剧,多个国家未来愿意付费获取娱乐服务的用户比例都超过现有用户比例,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微短剧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尽早从内容创作、平台建设、宣传推广、合规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海外布局,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加强与海外平台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渠道。此外,要注重海外市场的合规管理,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以抓住出海短剧这个新的蓝海市场。


三、结 语

合规是底线,精品是出路。随着《通知》的正式发布与全面落实,微短剧行业正从“流量为王”转向“内容为王”的新时代。从业者需以新规为指引,在合规框架下探索创新之路,方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链接详见:泰和泰研析丨律师视角:强监管下微短剧行业的“合规红线”与“发展红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