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法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及创新场景

2025-07-16    来源: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6月4日,市法院召开南京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发布南京法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个典型案例及4项创新场景。

8e57ffbd9005297ade9ffbe64d3cbe86.png

市法院民二庭副庭长程俊杰发布典型案例

目   录

典型案例:

1.商会调解联动“模拟清算”,化解企业存续危机

——戴某、黄某与某橡塑公司股权回购案

2.穿透“背靠背”条款壁垒,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某科技公司与某工程公司承揽合同案

3.规范直播带货行业,维护互联网市场环境

——天津某科技公司与查某、深圳某科技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

4. 一案“结”促多案“解”,化解公司“连环诉讼”

——某供销公司与刘某、张某、周某、聂某等系列纠纷案

5.高效评估小微企业重整价值,破解重整表决僵局

——某旅游公司破产重整案


创新场景:

1.“涉企法治体检三堂课”,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2. “茉莉商驿”宜商司法驿站,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支持

3. 打造“雨法益企”平台,供给多元精准司法服务

4. 推进“执破一体化”,打通“执”“破”程序堵点


典型案例一:商会调解联动“模拟清算”,化解企业存续危机——戴某、黄某与某橡塑公司股权回购案

【基本案情】

某橡塑公司是行业龙头企业,持有多项专利及商标知识产权,盈利良好。公司章程约定经营期限至2023年6月30日届满。2023年6月8日,该公司召开股东会审议营业期限届满后存续事宜,大股东赞成延长公司经营期限,小股东戴某、黄某均投反对票,但公司仍通过了延长公司经营期限的章程修正案。小股东戴某、黄某请求公司回购股权未果,大股东则提出解散公司,戴某、黄某遂诉至法院。案件审理中,法院一方面委托属地商会调解中心与区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开展联动调解,另一方面引入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模拟清算”,通过对公司资产模拟审计评估,精准测算出在资产处置折价、税费缴纳、职工安置及债务清偿后的股权实际价值。据此,法院、商会展开多轮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橡塑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小股东股权并寻找新的投资人,大股东亦不再要求解散公司,成功化解企业存续危机。


【典型意义】

本案是运用“商会+法院”联动化解商事纠纷的典型实践,法院通过引入专业中介机构实施“模拟清算”,以市场化评估方式打破双方估值分歧,为调解工作提供科学量化依据;“商会+法院”协同发力,既坚守法律专业判断,又兼顾企业经营实际,从维护职工生计、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局视角开展调解工作,化解企业存续危机,彰显了多元解纷机制优势,为同类案件提供了“专业评估明事实、商会联动促和解”的可复制经验。

……


信息详情请见:南京法院发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及创新场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