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大健康消费,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编的《2024中国消费健康行业发展报告》给出一组数据,中国消费健康市场的规模从2018年的约660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93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7%。2024年6月出版的《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一书中,作者强调,目前市场消费主体将转变为老龄群体,“商家要转变认知:别再用旧需求‘糊弄’新用户”。作为大健康消费领域的重要一环,银发经济产业已不再是单一的养老话题,而是一场涉及生命科学、医疗健康、智能科技的全方位产业革命。成都该如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扩大银发经济发展内需?又如何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金地威新·温江智造园正在尝试新模式。总经理李漆告诉记者,目前位于成都医学城的园区正在争创温江区银发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勾勒出了从消费端到产业端全景链条,从认知到行动,讲述成都银发产业的洞察与机遇。
一、新技术要链接新场景、新主体
成都集思鸣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思鸣智科技)今年五月份入驻金地威新·温江智造园。走进集思鸣智科技,这里有传送带、机械臂,整个空间简洁、宽敞,讲究的是绿色环保。
就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车间里,摆放的几台不起眼的机器价格分别在几十万至几百万元不等。据集思鸣智科技技术总监陈龙介绍,公司最核心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和算法。同时,位于武侯区的研发中心还有几十名员工。
六年前,从北京总部迁来的集思鸣智科技最初落地在成都高新区,一路不停变更区域地址的背后,是集思鸣智科技在逐渐瞄准产业基础,找准更适合的生态环境。
“我们公司由三位教授科学家创立,他们从很早就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问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阶段)。我们相信这种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于一体的产品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陈龙说。
集思鸣智科技自主研发的创新医疗器械“大脑生理与认知功能辅助评估系统”,6—10分钟内就能通过眼动轨迹和智能分析,这一成就获得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的认定。
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中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为1699万例。
投入巨大,集思鸣智科技专注的产品毫无疑问是银发市场里的硬需求。但需求面前,还要面对实际的市场问题。
产品的应用场景和推广,是集思鸣智科“高价”产品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三迁”选择落地温江园区——要和市场“抢”时间。
“我们期待拥有更多的产品应用场景,比如我们提供相应的服务配套,通过销售或租赁等方式和其他企业合作。”陈龙解释,在温江的产业园区,企业间可通过共享研发资源和数据来减少重复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同时,建立一个涵盖市场需求、消费者反馈的共享平台,能使企业实时获取行业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快速调整产品和服务,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响应速度和市场适应能力。
“我们最近也联系上了知名保险机构、体检机构,作为增值服务提供给老人,现场效果非常好。”在消费端,陈龙介绍,集思鸣智科还将目标瞄准温江的康养机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让产品瞄准有需求、有消费能力的61岁-76岁“新老人”群体。
除了产品纵向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目前,集思鸣智科还在横向打造更多新产品,比如头戴式产品、虚拟现实VR产品等。
二、实现上下游产业融合,构建生态平台
今年6月,在成都老博会上接受采访的杨一帆表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但成都的银发经济小而散,有突出有亮点,但没有形成规模和生态。
杨一帆认为,成都的当务之急是,除了加快出台引导银发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还要加快银发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
“若建设产业园,我的个人意见更倾向于成都全域发展银发经济,每个区(市)县在立足自身产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银发+’,例如银发+文旅、银发+智能制造。”他认为,原本就具有银发经济优势的区(市)县如温江区、锦江区等,可进行实体的特色主题园区建设,但总的“园区”可以考虑覆盖成都全域。
《2024中国消费健康行业发展报告》对于如何构建共建生态圈有明确描述。消费健康企业间合作将向集约共享平台化、连接互通产业化、圈圈融合生态化三种业务合作模式转型。
首先,是通过资源和能力的内部集成,实现共享经济的集约化。其次,通过共享平台外部化、社会化,实现社会资源的连接与贯通,形成企业共享平台的产业化。最后,是通过产业平台联盟化、协同化,降低边际成本,实现企业上下游的产业融合,构建生态平台,达到综合服务价值的最大化和全渠道无缝体验。
作为产业平台联盟化、协同化最后一环,李漆向记者介绍,金地威新·温江智造园分为两期开发,自2023年11月一期交付以来,在半年时间内入驻了生命科学、医疗装备智造等行业企业30余家,签约入驻率超70%,正逐步形成以生命科学为主导、全维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邻里生态圈。
其中,他们格外注意引入生命科学里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高新科技、省级瞪羚等企业超过50%。如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多肽类药物方面的链主企业,因为其带动性,也让园区内好几家检测和原料供给企业能够相互打通做生意。
“园区内定位的部分赛道已形成小生态圈,生态圈当中的一环形成的产品和生态环又能去对接外面更大的市场,面对大企业、大产业链和大生态圈,他们再继续相互交叉,在第一、第二个产业链形式的生态圈中,链和链之间又可以交叉,持续不断地产生新动能。”李漆说。
李漆表示,园区未来不仅提供高标产业空间等硬件产品,同时提供政策、人力资源服务等软性服务,如积极引入新型人力资源企业,打造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的培训环境,以及新型技术评价或适用性评估实验室,推动环境无障碍产品、社会适老化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市场普及。
原文链接详见:温江智造园如何助力银发产业从“银”转“金”?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