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巴塞尔艺术展:身临“意象无限”,纵览多元视野

2025-08-29    来源:艺术中国

image.png

《合唱团》(Choir), Katharina Grosse, 2025 Art Basel 2025, Messe Basel


瑞士巴塞尔的展览广场上,这个六月,被一片艳丽的紫红色所包围。


作为全球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风向标,第55届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2025)近日在瑞士巴塞尔圆满闭幕。今年,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89家顶级画廊参展,累计观众人数超过8.8万人次,再次印证其作为全球顶尖艺术博览会的地位。


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的巨型户外装置《合唱团》(CHOIR)以喷枪为笔,将整个公共空间变为流动的画面,其色彩如波涛般席卷而来,让人如同时刻行走于一幅未完的巨作之中。


image.png

《合唱团》(Choir), Katharina Grosse, 2025 Art Basel 2025, Messe Basel


这件作品是今年巴塞尔艺术展为纪念展会创立55周年而特别策划的巨型现场项目,以其惊人的尺度与毫无遮挡的开放性,重新定义了公共艺术的边界。这幅在巴塞尔艺术展开幕前刚完成的巨作,在七天展期结束后便会被清除。在为期仅数日的“限定时间”里,这片城市核心广场仿佛脱离了日常功能,被完全交由艺术主导。


从视觉形式到概念逻辑,这件“限定喷绘”作品不仅揭开了本届巴塞尔艺术展的序幕,也象征着当代艺术走出展馆、主动介入城市结构的发展趋势。


材料美学与技术突破引领艺术潮流

材料与媒介的创新向来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次展会上,多位艺术家以突破性的材料运用和技术手法,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image.png


image.png

《天使》(Engel), Thomas Schütte, 2010 Art Basel 2025, Unlimited U1


image.png

德国圣诞节庆的经典天使造型


德国艺术家托马斯·舒特(Thomas Schütte)展出了雕塑作品《天使》(Engel)。折叠结构的金属天使是德国圣诞节庆的经典造型,艺术家将公众熟知的传统天使形象抽象化,利用金属和塑料材质将其放大、重组,致敬正在逐渐消散的群体回忆。

……

未来,如何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在个体经验与公共议题之间保持独立与深度,仍将是艺术实践的重要命题。似乎正如马丁·基彭贝格尔创作的装置作品《地铁站台》所揭示的道理,哪里都可能是出口,哪里都可能是尽头。巴塞尔,作为世界艺术网络中一个重要节点,仍将持续见证并推动这一过程的发生。


原文链接请见:第55届巴塞尔艺术展:身临“意象无限”,纵览多元视野_艺术中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