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主要内容:
(一)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家事审判实现创新发展
1、家事审判工作理念逐步转变。随着改革的推进,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理念由传统的侧重保护身份利益和财产利益,向充分考虑家庭成员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转变。
2、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3、家事诉讼程序探索创设。
4、家事审判专业水平大幅提升。
5、家事审判配套设施加快建设。
(二)依法审理各类家事案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民法典贯彻实施
自2013年1月至2021年底,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1569.1万件,占全部民事一审案件的15%左右。出台《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明确“共债共签”原则,加大债权人举证责任,充分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财产权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三)加大对特殊群体保护力度,注重在家事审判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持续推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反家庭暴力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201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确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及其类型代字的通知》,方便当事人申请司法救济和保护。同年6月,作出《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相关程序问题的批复》,明确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不收取诉讼费、不需要提供担保、比照特别程序进行审理等程序性问题。
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公安部、民政部等6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7月发布《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五)开通“中国法院家事审判网”,家事审判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托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中国法院家事审判网”。
(六)涉外及涉港澳台家事审判工作实现新发展。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