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协同 守护万里海疆:宁波海事法院举办海洋维权执法与司法协同机制主题沙龙

2025-09-18    来源:宁波海事法院

7月23日下午,宁波海事法院四楼大会议室内气氛热烈,由宁波海事法院主办、浙江海事局协办的2025年第三期涉外法治沙龙如期举行。宁波海事法院党组书记程建乐出席并致辞。宁波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兴明主持本次活动。


浙江海事局及所属分支机构、长三角地区其他直属海事管理机构的领导和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省高院行政审判庭、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二局、浙江海警局、省港航管理中心、省海港集团、宁波市委政法委、舟山市委政法委、甬舟相关执法司法机关、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宁波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海事律师等共一百二十余人相聚一堂,共探“海洋权益争端背景下执法与司法协同”的时代命题。


凝聚共识:协同提升海洋综合治理效能

程建乐书记表示,强化海事执法司法协同,凝聚海洋治理合力、提升综合治理效能,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以“理念共融”筑牢协同治理根基。海事行政部门和海事法院在国家经略海洋中分别行使执法权和司法权,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力量,唯有深化理念共融,勇担使命,方能共同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千钧重担。


二是以“目标同向”锚定协同治理航向。要用好我院与浙江海事局首创的“轮值主办”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浙江海警局、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等单位的工作交流,持续扩大浙江海洋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朋友圈。


三是以“人才共育”蓄积协同治理动能。要联合各涉海单位巩固党建交流、同堂研讨等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精进专业、实践导向的海洋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协同机制注入“源头活水”。


专家视角:海洋权益争端背景下 执法与司法协同机制

李志文教授从理论基础、生成逻辑、机制优化及协同实践四个方面就海洋执法与司法协同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讲解。她认为,海警机构和海事机构在执法职权上存在专业性和震慑性差异,同一违法事实可能触发不同法律责任,打通了行政执法至海事司法的逻辑链条。结合具体案例,建议通过形成协同网络、联席会商、理念引领、法治保障等方式,共同推动海洋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李志文教授深入交流。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但为长三角地区海事执法与司法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而且通过理念碰撞与实践探讨,凝聚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权益维护机制的共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