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著作权行为发生地登记”的制度突破与创新,今年以来,这些作品在上海完成跨地域登记,享受“市民待遇”,可以得到确权、用权、维权的全链条服务。
近年来,浦东新区开展版权领域制度型改革探索,率先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在浦东新区交易、开发等活动的作品,在得到初始登记证明的同时,即可纳入浦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集确权、用权、维权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标志着浦东在作品登记管辖权方面的探索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好地助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产品发展引领区。
根据中国版权保护法律条例,作品登记一般采取属地化登记管理原则。为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国家版权局批准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版权局)制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的若干措施》,支持浦东率先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
据介绍,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是指对于符合浦东新区作品登记先行先试条件的国内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著作权人的作品,允许在创作、运用中与浦东新区相关的作品在上海作登记,一方面,帮助在浦东新区开发、转让等行为的作品得到初始登记证明,享受“市民待遇”;另一方面,还得到确权、用权、维权的全链条服务。
该项制度创新探索突破了版权登记属地化管理的行政限制,切实服务和满足了企业对于跨地域作品登记的保护需求,便利了著作权人对作品异地创作、转让、运用等行为,有利于推动国家级优质IP方、市级内容平台方、行业顶级创作人集聚浦东,助力浦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