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2023年全国网络游戏产值达3029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重镇,上海在2023年的网络游戏产业总销售收入达到了1445亿元,同比增长13%,在全国游戏收入排名前50的企业中,上海企业占据24%。但是在网络游戏产业高速发展,知识产权价值不断显现的同时,侵权行为也层出不穷。
为积极回应网络游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切实保障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全面梳理上海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涉网络游戏典型案例,总结提炼裁判思路,汇编形成本指引,以期为网络游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为直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示,同时也为辖区法院审理涉网络游戏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借鉴。
上海法院涉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目 录
案例1:破解正版游戏软件供用户免费下载行为性质的认定 案例2: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作品定性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案例3:侵害网络游戏组成元素著作权的认定 案例4:网络游戏平台经营者过错的认定 案例5:网络游戏平台经营者侵权责任的分担 案例6:网络游戏遭受侵权的损害赔偿数额考量因素 案例7:在网络游戏宣传中使用权利人注册商标行为性质的认定 案例8:将权利人注册商标作为域名使用行为性质的认定 案例9:将权利人注册商标用作游戏名称构成商标侵权的认定 案例10:将权利人注册商标设置为显性关键词行为性质的认定 案例11:将权利人注册商标用于描述网络游戏特点的正当性判断 案例12: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适用条件
案例详情请见:上海高院发布22个涉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