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年末全国各类建筑业企业达226万家,全社会建
筑业企业用工人数达8180万人,在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位居第二,仅低于制造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年末从业人员占比为
19%。随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对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工人队伍无序流动性大、老龄化现象突出、技能素质
低、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制约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
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与基础保障。
同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并在四川、河南两
省开展了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工作,2018年,江苏、浙江、广西被纳入试点省区。2020年,在试点基础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 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
精准培训建筑工人
今年5月,砌砖工人黄和翔结束广西医科大学危旧房改造项目的砌砖工作后,很快找到新的项目,并担任班组长。“技术好,不怕没项目干。”黄和翔说。
去年11月,他被所在项目选送到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分工种学习。现场实景教学,老师讲得详细,入行多年的黄
和翔学到了不少新技巧。“过去我们砌砖不勾缝,老师教我们勾缝, 能避免抹灰时空鼓。还教如何排砖、如何砌筑构造
柱,学习之后作业更规范了,建筑质量也提升了。 ”
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起,广西探索通过使用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结余资金补贴开展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两
年培训了工人近2万人,并通过院校、协会、企业联合办学培训模式,成立了10家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示范基地。
此外,不少地区也先后出台了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落地政策,精准培训建筑工人,帮助工人提升技能,推
动建筑农民工加速转型为产业工人。
建筑业大省河南进行了不少尝试。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南选择了济源、林州、固始等市
县和骨干施工企业开展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试点工作,在提升工人技能水平方面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
与央企合作、民营企业主动改革3种模式,取得了不错效果。
在云南,为了使建筑工人素质技能提升与企业智能化生产发展相匹配,一些企业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引进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另 一方面通过“师带徒”形式不断提升原有工人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建立自有工人队伍
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不少建筑工地在节假日后遭遇工人返岗难导致“复工难”的问题。然而河南高创建工所属的项目却几乎不受影响,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复工。
“这得益于企业有稳定的核心工人队伍。”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南鼓励培育企业自有骨干工人,选择了10家试点施工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核心工人队伍,高创建工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试点,5年来,该公司探索以“专业班组为主,自有工人为辅”的用工模式,将长期合作的3000余名建筑工人整合为
200个作业班组,通过企业内部培训、考核认定,将其中21个优秀作业班组吸收为企业自有队伍,纳入公司管理,符合条
件的工人可向管理、技术岗位晋升,最高可晋升为首席工匠、项目生产经理。
广西一家建筑劳务公司负责人说,将过去劳务工人吸纳为企业自有工人,一来倒逼企业必须提升工人待遇,二来也为工人
晋升发展打通了通道,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可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8月,重庆市制定出台了《重庆市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队伍试点工作方案》等“1+5”系列文件,大力推行
自有工人施工,逐步取消“ 包工头”环节,让农民工直接对接企业,成为企业的员工,并明确从12月1日起,必须是进行
了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的企业才有资格承接试点项目。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