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海外常见纠纷法律风险防范

2024-07-02  作者:温欣彦  

跨境电商作为新时代跨境贸易的新模式,成为企业出海的新方式。而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会在海外运营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各方面的法律问题,而这些法律问题未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则会引发纠纷。本文从跨境电商海外常见纠纷出发,围绕跨境电商在海外常见的纠纷类型、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阐述,为跨境电商的海外运营保驾护航。


一、跨境电商海外常见纠纷类型

(一)国际物流相关纠纷

在跨境电商海外运营过程中,通常跨境电商会将货物运输到海外。在跨境电商将货物运输至境外的过程中,通常跨境电商会把货物交给货代公司或者运输公司进行运输。而在跨境货物运输中,基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货损、货丢、迟延送达或海关扣货等问题,进而产生相关的纠纷。比较常见的有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以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通常这类型纠纷也会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公路和铁路运输等方式,但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还是以海上运输为主。


(二)知识产权相关纠纷

目前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商品的销量,经常出现套用知名商标、抄袭知名设计等情况,以致跨境电商海外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销售产品侵犯海外当地知识产权而引发的纠纷,通常会涉及到商标、发明专利、著作权、外观设计等方面。其中商标方面,商标侵权为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纠纷“高风险区”,而专利侵权主要集中在外观专利侵权。而通常情况下,跨境电商因为侵权所涉及到的纠纷主要会涉及电商平台以及法院诉讼等方面。其一,涉及到与电商平台纠纷,以亚马逊为例,通常会涉及亚马逊冻结账号、下架链接或亚马逊中立评估程序APEX。其二,涉及到法院层面的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向法院起诉要求知识产权侵权人赔偿。


(三)与电商平台相关的纠纷

目前跨境电商企业主要通过独立站以及跟第三方平台(如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等平台)合作开展海外业务,因此跟第三方平台的纠纷也是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运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纠纷,主要有几种类型:首先是跨境电商的账户冻结的纠纷,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跨境电商平台账号被冻结而引发的纠纷,比如对因违反平台规则,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冻结账号的情况。以亚马逊为例,跨境电商企业在亚马逊平台上经常会因为被平台认为刷单、知识产权侵权、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原因被封号。深究具体原因,亚马逊商家账户被暂停或关闭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欺诈行为,比如销售操纵,卖买方串通,相关买方账户订单,欺诈或滥用买方账户等;

第二,卖方业绩不达标,比如订单缺陷率、取消率以及延迟发货率超出一定标准,或涉及消费者投诉等;

第三,知识产权侵权,此种情况为大多数情况;第四,销售假冒产品。其中最后两点可能是亚马逊永久查封跨境电商企业账户的根本原因。其次是境外电商平台内部程序,比如亚马逊有针对跨境电商企业专利侵权的中立评估程序APEX,通常由专利权人发起下架请求,亚马逊卖家即跨境电商企业提交不侵权理由或抗辩理由,最终由具有十几年相关工作经验的美国律师作为评估程序的评审员进行评审。


二、跨境电商海外常见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

(一)国际物流相关纠纷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针对跨境电商涉及的国际物流相关纠纷主要有如下几个法律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会涉及相关纠纷管辖问题。以常见的海上运输方式为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确立了由海事法院管辖管理海事海商案件。因此涉及海上运输方式的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以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均由海事法院专门管辖。其次会涉及相关纠纷案由确定。这个根据不同运输方式以及实际是跟货代订舱还是直接跟运输公司订立运输合同有所不同,要注意区分。再者会涉及责任主体的确定。以海上运输方式为例,通常会涉及到货代公司以及运输公司两个主体,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货运代理企业接受未在我国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的委托签发提单,当事人主张由货运代理企业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对提单项下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货运代理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追偿。因此,若是负责运输的公司是未在我国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而货代企业接受了其委托签发提单,则需要与运输公司一同承担连带责任。


(二)知识产权相关纠纷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目前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相关纠纷所涉及到的侵权行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商标方面,通常表现为在相同的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图案、在相同的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文字以及关键词侵权等情形。其次专利方面,专利侵权,通常表现为未经授权假冒、销售专利权人的产品,未经权利人许可,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制造他人享有专利权的产品等情形。再者著作权方面,著作权侵权通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权利人的图片、宣传语、音乐等进行宣传的行为,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修改他人作品,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出售、传播作品的行为等。此外,跨境电商因为侵权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会除了涉及相关的国际条约外,还会涉及域外法律以及司法实践。


(三)与电商平台相关的纠纷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针对跨境电商电商平台相关纠纷,如前述提及跨境电商的账户冻结的纠纷、境外电商平台内部程序,目前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跨境电商平台内部平台规则以及所涉事项的域外法律以及司法实践。目前针对上述纠纷的处理方法主要为:


首先,针对跨境电商的账户冻结的纠纷,以亚马逊为例,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去处理:
第一,通过跨境电商电商平台申诉程序解决。这也要区分不同情况,是否有真实违规行为或者仅是因为亚马逊平台算法错误导致封号,若是有真实违规则还是纠正自身的违规行为,若是因为亚马逊算法导致错误封号,只要向亚马逊平台解释清楚也能获得解封。但是实践中,亚马逊卖家的一般申诉程序,通常处理时间长、难以得到及时回复、无法解决问题。


第二,通过律师发函或协助和解方式。由于通过前述的申诉方式也很难切实有效的解决亚马逊卖家的困境。这样之后,很多卖家都会想到是否要寻找当地律师的帮助,通过发律师函或者采取法律手段来寻求和解,这种是目前相对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法,如果解决不了则需要进入诉讼/仲裁程序。然而,现在亚马逊都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的常规操作,通过律师函解封变得越来越难,为了遏制跨境电商企业违规行为,亚马逊平台并不会轻易解封,后续的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变得越来越难,因此就要进入诉讼/仲裁程序。


第三,进入仲裁/诉讼程序。若是进入诉讼/仲裁程序,会涉及到管辖的问题,目前亚马逊欧美市场分为美国区账户和欧洲区账户两类。欧洲区账户包括欧洲的五大主要市场,即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就欧洲地区来说,亚马逊众多子公司的总部就设在卢森堡,争议解决约定在卢森堡地区法院进行。而美国则是约定在美国仲裁协会(AAA)仲裁。


目前,跨境电商企业涉及需要去海外诉讼的案件,通常涉及金额不大,大多在几十万到几百万金额不等,而律师费常常会占标的额的30%-50%,可能聘请律师的成本都与标的金额相差无几。除了维权成本高之外,跨境电商企业,海外律师管理难、维权时间长、风险大等问题。


其次,针对境外电商平台内部程序,以亚马逊中立评估程序APEX为例,则通常要经过如下流程:专利权人发起下架请求-亚马逊邮件通知卖家(卖家回复参加,则进入下一个程序;卖家未回复或回复不参加,则链接下架)-亚马逊通知缴费(卖家、专利权人均需提交4000美元给评审员,卖家不提交4000美元,则链接下架;专利权人未提交40000美元,则链接不下架评估程序终止)-进入评估程序-卖家提交不侵权理由或抗辩理由-专利权人提交回复-评审员做出判决(构成专利侵权,退还专利权人4000美元费用,链接下架;)不构成专利侵权退还卖家4000美元费用,链接不下架。


针对亚马逊中立评估程序APEX,亚马逊为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也同样存在难以抗辩成功的问题,如果通过内部程序解决不了,最终也是要走向法院诉讼程序。


三、跨境电商海外常见纠纷防范措施

(一)国际物流相关纠纷防范措施

针对国际物流相关纠纷防范,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选择有资质符合法律规定的运输公司以及货代公司,以免出现货损、货丢的问题。其次通过货代公司进行运输,则要注意其合作的运输公司是否有相应资质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再者,跨境电商可以考虑对运输货物进行投保,以保证即使出现货损、货丢的问题也能有相应的保障,因为通常运输货值要远远大于支付的运费成本的,即使出现货代公司或者运输公司无法清偿损失的情况,也能弥补损失。

 

(二)知识产权相关纠纷防范措施

针对知识产权相关纠纷防范,主要通过如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熟悉知识产权相关国际条约以及相应的域外法律以及司法实践,并且熟悉销售产品所在的电商平台的相应规则,以便筛查是否存在侵权产品或者行为。其次则是在销售产品层面尽量选择具有原创性的产品进行销售,以避免出现侵权的情况。再者,若是出现知识产权侵权情况,也要积极应对,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三)与电商平台相关的纠纷防范措施

针对与跨境电商平台相关纠纷的防范,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熟悉平台规则以及相应的域外法律以及司法实践。并且根据相关规则以及法律法规对自身经营行为进行合规,并在运营中遵守平台规则以及当地法律法规,避免出现纠纷。其次,整改自身存在的违规行为。目前,跨境电商面对因上述不同原因而被封号的情况,首要看跨境电商企业是否真的存在违规行为,而根本解决办法则是对作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所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毕竟如果提供的服务或商品有损跨境电商平台的口碑,那么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申诉,都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