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类实景娱乐项目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2023-12-05    来源:潘磊、李泳波

引   言

密室逃脱属于线下实景娱乐项目,即在一个近乎完全封闭的空间环境内,消费者以不同视角扮演特定角色,通过发现和利用周边物品或工具,完成特定任务,达到逃离该空间的目的。如今密室游戏主要以沉浸式体验为主,将真人NPC、声光电特效、大型机械、模拟场景、前沿技术与主题密室剧本相互融合,让密室逃脱游戏成为玩家、机器、环境、NPC融合的线下大型沉浸式交互娱乐项目。随着行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涉及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PART  01  

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

密室逃脱作为线下娱乐项目,从店名确认到主题选定,从剧本设计到场地装修,从声光的应用到游戏时的演绎都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权利,这里从两个方面展开。


对商标的侵权

商标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声音等,均可以作为商标进行申请注册。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申请注册后,即享有商标专用权,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对商标侵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是指未经商标权人的许可,擅自使用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或者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及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关于密室逃脱项目是如何侵犯商标权,举例说明:如A有限公司,开设了密室项目,取名B并进行注册,C利用B的名称、图形logo或仿B的名称也开设了“密室”项目,此时则对B侵犯了其商标权。


当然现实中对商标的侵权远比这个例子复杂,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商标的侵权不论其知名度,如果使用他人有知名度的字号、名称等,则可能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


对著作权的侵权

对著作权的侵权也即对“版权”的侵权,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著作权保护的范围相比于商标更为广泛,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关于“密室”项目,目前主要以恐怖主题及游戏互动类为主,主题对应的剧本多来自畅销小说、影视、游戏等畅销IP,依靠这些成熟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故事、脚本来吸引消费者。对著作权的侵权也即对“版权”的侵权,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保护的范围相比于商标更为广泛,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关于“密室”项目,目前主要以恐怖主题及游戏互动类为主,主题对应的剧本多来自畅销小说、影视、游戏等畅销IP,依靠这些成熟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故事、脚本来吸引消费者。


此时“密室”著作权侵权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同类型作品间的侵权,简单地说就是对同类主题照搬后放到其他地方使用或售卖;二是抄袭改编游戏、影视、文学资源,如山村老师、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主题,因为具有较多的粉丝群体,大量的密室逃脱实体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原作品进行复制或高度还原以此来获利;三是密室内部的机关装修设计,未经授权店内摆放拥有版权的物品(艺术品、摆件)、使用他人照片、播放他人视频音乐;四是为了密室更智能化使用盗版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以上未经授权亦或超越授权范围使用等情形对原作品造成了侵权。


近年来法律加大了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在“密室”里受著作权保护的元素越来越多,其保护基本囊括了密室类项目的所有环节,法律对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加重了惩罚力度,怎样做到拥有自己的版权,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避免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PART  02

”密室“的经营条件问题

“密室”类商家的注册与普通企业注册相同,法律并没有对其准入进行特殊规定和限制,多以文化、娱乐业进行注册,目前很多城市对“密室”类的产业持支持态度,但作为公众聚集场所,其狭小的场地空间、昏暗的环境、杂乱易燃的道具很容易引起公共安全事件,特别是火灾,因此消防问题可能是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最重要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作出场所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承诺,提交规定的材料,并对其承诺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消防救援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许可。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及时对作出承诺的公众聚集场所进行核查。申请人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方式办理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检查。经检查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予以许可。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救援机构许可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首先“密室”类商家在营业时应取得营业执照,其次在装修时应获得其他部门的安全许可,大型的“密室”还需要取得消防手续验收。虽然法律对“密室”类准入营业等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基本的安全问题还是必须要重视。


Part  03

法律对密室项目消费者的年龄限制问题

法律并未明确对进入密室场所的人群及年龄进行限制,但未成年人心理脆弱,情绪不稳定,“密室”项目中有些主题并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如涉及惊悚、暴力、血腥、乱伦、复仇等因素的主题。这些主题对未成年身心发展不益,很容易给未成年人内心带来一定的刺激和损害,甚至造成终身难以修复的阴影,如此以来具有这些因素题材的密室便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体验。


如此综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在玩家进入密室时,商家应对其进行年龄查验,对于未成年人及其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尽量规定在成年且有完全行为能力人陪同下进行体验,对于老人及有自身疾病的其他人群应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或禁止入内的醒目标识,并对主题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向其说明。


Part  04

免责协议及协议下责任承担的问题

免责协议多以格式合同的方式签订,即商家为了重复使用未与消费者协商而预先拟定的合同,其内容直接决定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格式合同下大多数免责条款都是没有法律效力。法律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安全要求,经营者应在确保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情况下营业,包括商场、娱乐场所等在内的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些法定责任和义务是不能靠所谓的免责协议自行免除的。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自己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当然并不是所有签订的免责条款都一定无效,一旦出现免责条款中约定的事项发生,首先要确定是什么导致了该事项发生,如发生消费者身体受伤的事件,需弄清是商家本身场地设计缺陷造成的,设备安全隐患造成的,还是工作人员的原因造成的,再或者玩家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若是前三种情况,即使事先签订了免责条款,商家依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对于那些具有危险情节的“密室”,若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是不会因消费者自甘风险而免去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若是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消费者受到伤害,此时商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另一方面,某些项目本身具有刺激、恐怖、惊吓等元素,消费者进入密室前商家需要明确告知,进入密室后,应遵守相关规则,并在游戏中对环境机关等予以充分注意,如事后证明,危害后果是因为消费者自身操作失误或者自身疾病造成,与商家并无关联,并且商家已经尽到了事前告知、事后救助等义务,那么消费者可能要独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即便其签订了该免责协议,也不能由此完全豁免商家的责任。


Part  05

NPC与密室主体之间的关系及NPC、消费者之间的侵权责任承担问题

NPC是指角色扮演游戏中非玩家控制的角色,即密室类游戏项目里通过角色扮演来增加游戏体验的工作人员。此类工作人员与“密室”主体之间可以是劳动关系亦或劳务关系。

1、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明确的,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并领取相应报酬,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约束,法律对劳动关系的建立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认劳动关系:首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是指劳动者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营组织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主体资格相对简单,但也必须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为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能力的自然人,这是基本条件,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其次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NPC是否与密室主体之间成立劳动关系,首先看密室主体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其次NPC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除提供劳动外是否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其规章制度,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且服从用人单位的安排等,同时NPC与用人单位之间除了一般义务外,还存在附随义务,最后用人单位向NPC支付的工资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多以工资的方式定期支付给NPC,具有一定规律性。此时用人单位应与NPC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购买社会保险,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建立。


2、劳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在特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接受雇主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劳务,雇佣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按约定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务关系可以存在于法人与法人、法人与自然人、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且劳务双方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不存在隶属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劳务报酬亦可以一次性即时支付或分阶段支付,劳务关系中雇主可以不为受雇人办理保险。


密室游戏中常见的与NPC相关的纠纷如:NPC被他人殴打、NPC殴打猥亵他人、NPC与消费者正常互动造成自己或他人受伤等,对于这些纠纷,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下应承担的责任主体、责任大小也不相同。如NPC与密室主体之间是劳动关系,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因工作导致的法律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即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NPC在游戏项目中造成他人伤害或被伤害,其责任均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如果NPC与密室主体之间是劳务关系,一般是由提供劳务的一方即NPC或派遣单位承担法律责任,NPC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受伤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造成他人受伤,则根据各自的过错或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   语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门店和游戏主题时,不要盲目跟风,要选择安全的正规商家,同时要评估好自己的承受能力。在游戏开始前,看清相关介绍、安全提示,查看店家的道具设施设置情况、消防设施、疏散路线。在游戏中也尽量避免可能伤害他人及破坏道具的行为,遇到紧急突发状况及时向商家示意喊停中止游戏。


对于经营者来说要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一方面确保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消防等规定;另一方面要在游戏开始前对玩家充分告知游戏风险,甄别不符合要求的玩家。


此外,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对其他商家侵犯己方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干涉,届时可以聘请专业的律师介入,维护好自己的智力成果。同时要避免因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惹上不必要的纠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