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截止到2024年年底,我国登记在营开业的口腔医疗机构总数达到13.5万家,其中民营口腔机构约占比60%-70%,占据着重要比重。江西人在口腔机构行业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尤以江西省都昌县的从业群体为代表。据统计,江西省都昌县约有10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口腔行业,创办了超1.2万家口腔诊疗机构,这些口腔诊疗机构大多为口腔诊所的形式。
民营口腔诊所在填补公有医疗资源不足,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不高、监管薄弱等原因,民营口腔诊所违规经营现象比较突出,行政处罚案件高发。本文以威科先行平台的数据为分析蓝本,拟对民营口腔诊所遭受行政处罚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其成因并给出相应的实务建议。
一、民营口腔诊所面临行政处罚的现状分析
威科先行平台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内民营口腔诊所面临的行政处罚案件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领域,处罚案件数量总计达13073例,其中主要案由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特征。具体分布如下:
(1)过期药品问题最为突出,共有3889例,相关案件的处罚数量占据总处罚案件总数近30%,是当前口腔诊所遭到行政处罚最主要的原因,这反映出部分诊所在药品采购、存储、效期管理等环节存在严重漏洞,对过期药品的清理和管控不到位。
(2)医疗器械违规是第二大主要案由,共2696例,约占比20%。具体表现为使用过期医疗器械、未按规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医疗器械存储或使用不规范等情形。
(3)医疗废物处理不当是第三大主要案由,处罚案例有1858例,占比约14%,具体表现为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医疗废物未按照类别分置等。
(4)医疗许可证相关违规的处罚有1225例,占比约10%。主要包括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许可证过期未及时办理延续、诊疗活动超出许可证登记范围等情况。
(5)骗取医保基金也是民营口腔诊所常见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将医保不予报销的项目(如种植牙、贴面美白)替换为可以报销的项目(如补牙、根管治疗)、虚构治疗项目、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等情况,威科先行平台显示相关案件数量为88例(可能是由于数据收集不够完整所致)。
(6)除医疗卫生领域外,民营口腔诊所常见的行政处罚案件还有预消费违规、广告宣传违规、劳动用工违规等等,这些案件发生和分布较为分散,没有特定的集中趋势。
二、民营口腔诊所面临行政处罚后法律救济观察
根据现有数据及司法实践观察,在民营口腔诊所面临行政处罚后,法律救济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相关的行政案件数量整体偏少,相较于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等民事案件,与行政处罚相关的,由民营口腔诊所作为原告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较少,法院所作的裁判文书多为非诉执行审查行政裁定书,威科先行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五年进入一审诉讼程序的行政判决书、裁定书总共不到10例(其中还有两例是由口腔医院贡献);二是法院裁判结果多倾向于支持被告,即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科威先行平台仅检索到一例支持原告诉请的案例,原告的胜诉率明显偏低。
根据上述特点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民营口腔诊所的经营者在受到行政处罚后,普遍缺乏寻求法律救济的能力和意愿,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比例较低;二是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和其他因素,寻求法律救济后胜诉率低,维权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
三、民营口腔诊所行政处罚案件高发的成因分析
1.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执法日益趋严
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执法趋势呈现出全面加强监管,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协同治理等特点。例如,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中医疗机构的覆盖比例就出现了大幅度提升。今年5月22日,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就表示,对食品药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领域,要坚决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随着国家层面对医疗机构执法活动日益趋严,民营口腔诊所相关的违法行为被查处的概率相应增加。
2.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民营口腔诊所数量和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在这种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泥沙俱下的局面。部分部分民营口腔诊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深入了解,在日常运营中,不重视依法依规经营。比如,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置,随意丢弃医疗垃圾,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受到行政处罚。
3.市场竞争压力下催生违规经营
随着口腔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民营口腔诊所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吸引患者,一些诊所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虚假宣传、夸大治疗效果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违反了市场监管的相关规定,从而引发行政处罚案件。
4.面对执法活动缺乏应对能力
许多民营口腔诊所由于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法务团队或法律顾问,在面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或处罚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执法人员的询问和检查,甚至可能因为紧张或无知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陈述或行为,这种缺乏应对能力的状况,会加剧行政处罚案件的产生。
四、律师实务建议
1.经营者应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合规是所有经营活动最好的护身符。作为民营口腔诊所的经营者,应当加强对法律知识和合规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两类重点领域法律规范的学习,一是行政领域基础的法律规范,比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二是口腔诊疗经营合规相关的法律规范,比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三是应当了解作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救济渠道,避免过分迷信关系。
2.加强对员工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
民营口腔诊所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组织法律培训课程、案例分析会等形式,提升员工的法律素养,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减少因无知而导致的违法行为。提升他们对行政处罚流程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在面临执法活动时采取错误的应对方法。
3.加强与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的沟通
民营口腔诊所应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参与行业自律活动,通过行业协会了解行业动态和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降低被行政处罚的风险。
4.及时寻求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实务经验,能够为诊所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和支持。一方面,律师可以帮助诊所分析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评估处罚决定是否存在程序违法或实体错误,从而为诊所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律师可以协助诊所与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争取从轻、减轻处罚或免于处罚的机会。此外,律师可以代表诊所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护诊所的合法权益,提高案件胜诉率。对于规模较大或业务较为复杂的民营口腔诊所,建议引入专业的法律顾问或法务团队,为诊所提供更为全面的法律服务。
原文链接请见:泰和泰研析 | 民营口腔诊所面临行政处罚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