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能,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关乎民心向背、执政根基,关乎社会公正、法治权威。如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刑事审判质效,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召开刑事审判工作视频会议,以问题为导向,统一刑事审判条线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并讲话。
“维护安全稳定坚决有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主动,民生司法保障不断强化,治罪治理并重一体做实。”会议指出,去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审判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深化刑事审判理念、制度和实践创新,加强审判管理和条线指导,坚持能动履职,着力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党和人民对刑事审判工作的要求更高,人民法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重,新类型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出现,如何跟上、适应这些新变化新要求?”会议结合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及各地反映的情况,围绕着力提升审判质效和队伍素能,推进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做好当前刑事审判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8个方面问题。
第一,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求做到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格对类案、批量案件的政策把握。
第二,发挥刑事审判作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准确把握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的界限,不轻易用刑事手段,加强对新型经济犯罪问题的研究,支持有关单位提升防范治理能力:要大力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从刑事审判“小切口”向诉讼“全流程、全领域”延伸,从刑事领域向民事、行政、执行领域拓展,努力实现涉案企业合规效益最大化。要依法稳安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紧紧依靠党委政法委领导,与公安、检察机关形成追赃挽损工作合力,把财产调查处置问题作为庭审的重要内容,应追尽追、能退尽退,最大限度挽回受害群众损失,确保社会稳定。
第三,面对案件量持续增加的态势,通过融入社会治理做实诉源治理。要敏于从多发高发类案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要切实防范“民转刑”“轻罪转重罪”。要综合施策惩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第四,轻罪占比持续上升,要依法有效推进轻罪治理,巩固国家长治久安。要综合治理多发轻罪案件。要用足用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要做实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第五,刑事审判事实之争、法理之辩,必须做实“庭上见”,实做好庭审工作。要做实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关键证据一证一质,推动重大疑难复杂及被告人不认罪案件中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确保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充分保障被告人、律师诉讼权利。司法形象公正主持庭审规范、对待律师文明,是法官的基本素养,也是保证庭审效果的基本要求。要尊重律师,切实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权利,充分保障被告人、律师诉讼权利争取更好的案件审理效果,以程序公正确保实体公正。
第六,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办理好每一起重刑案件。一审是基础、二审是关键,一、二审法院要从源头严把事实证据关,确保“零差错”。对于事实、证据存在突出问题导致错判的,要依纪依法严肃问贵。严格落实党的刑事政策,民
间纠纷导致恶性犯罪,犯罪人真诚悔罪、受害方谅解的,应当体现依法从宽:矛盾突出难以化解的案件,须充分释法说理,保持法治定力,坚守法律底线。
第七,上级法院刑事审判庭担起条线监督指导责任。要办好申诉再审案件。刑事申诉信访是“送上门来的调研”。要建好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网。养成经常查阅、学习的习惯,即便对简单案件,也要注重运用参考案例加强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减少不必要的上诉、申诉。
第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刑事审判队伍。要融合推进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要贯通加强审判管理和队伍管理:要一体做实严管与厚爱。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