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知识梳理

2025-10-09    来源:中国证监会

(一)关联交易含义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


(二)关联人范围

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和关联自然人。

1.关联法人:

(1)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由前项所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或者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持有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及其一致行动人;

(5)在过去十二个月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

(6)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关联自然人:

(1)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2)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3)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4)上述第1、2项所述人士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年满十八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

(5)在过去十二个月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

(6)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


(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合规要求

1.信息披露:

如实披露是规范关联交易的首要且关键环节,更是维护公司利益、保障股东权益的第一道防线。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全面、准确、及时地报告关联交易的各项信息,可以为关联交易管理机构提供全面且透明的参考依据,确保公司决策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关联交易事项进行。


一般而言,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交易对方的身份背景、交易的具体内容、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交易目的的正当性以及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等关键要素。具体而言,上市公司需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规,和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规则进行披露。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应当及时向上市公司董事会报送上市公司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的说明。上市公司在识别关联方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与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也应该认定为公司的关联方,确保关联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程序正当:

关联交易的合法决策程序是确保交易合规性与公司治理透明度的重要保障,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关联交易必须严格遵循符合法律法规和上市公司章程所设定的决策流程,提交至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充分审议,并获得合法有效的决议通过。另一方面,关联董事或股东在相关决策过程中应依法回避表决。


程序瑕疵可能引发决议甚至交易被撤销的风险。同时,未经合法决策程序或决策程序存在瑕疵,相关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联股东可能面临来自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追责,进而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3.对价公允:

关联交易还需要审查关联交易的实质公平性,遵循市场公允价格,避免利益输送或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


价格原则上不偏离市场独立第三方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等交易条件。在具体情况下,可能选取公司同期同类产品的非关联方交易价格、行业协会公布的行业价格、政府指导价等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标准、同行业其他公司同期同类产品的交易价格、公司同类产品与非关联方的历史交易价格等作为参照价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