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中国能源发展史上迎来双重里程碑:在西藏林芝海拔3100米的雅鲁藏布江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宣布总投资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同一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为专为运营该工程而组建的第99家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揭牌。这两大事件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战略在“世界屋脊”落下关键一子。
一、世纪工程:规模与战略意义改写能源版图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创新开发模式,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工程的规模,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水电站。
能源价值:工程年发电量预计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贡献全国2035年清洁能源占比目标的10%。其发电量将通过2600-4000公里级特高压线路直送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显著缓解东部能源压力。
投资规模:1.2万亿元的投资体量史无前例。若以百元钞票平铺,可覆盖整个北京城区(1400平方公里);单砂石骨料需求就超1.5亿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3倍。
开发模式:工程聚焦电力“外送为主、兼顾西藏本地”,既服务国家能源调配大局,又为西藏工业化提供基础支撑。
二、国家战略:新央企的使命与挑战
中国雅江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第22家央企,被赋予特殊战略地位。张国清在成立大会上强调,其组建是党中央从能源安全与边疆治理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需统筹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
组织创新:集团采用扁平化管理架构,搭建数字化指挥系统,并引入考核激励与“老西藏精神”结合的管理体系,以应对高海拔、强震区的极限挑战。
技术攻坚:工程直面“水电界珠穆朗玛峰”级难题:施工区位于**地震烈度9度**的板块碰撞带(高于汶川地震8度),需应用深埋地下厂房、高强混凝土抗震技术;高原运输需定制液压驮运列车,堪比“在悬崖漂移高铁”。
生态承诺:设计“鱼类洄游通道+生态流量泄放”机制,承诺旱季向下游释放5000立方米/秒生态流量(每秒2.5个泳池水量),维护跨境河流生物多样性。
三、西藏崛起:区域发展的超级引擎
这一超级工程将彻底激活西藏经济。建设期间,预计将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三峡工程的3倍),高峰期吸纳劳动力规模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人口。
经济增益:建成后每年可为西藏贡献200亿元财政收入,相当于其2024年总收入的2/3。配套公路、电网将终结墨脱等地的交通闭塞,林芝至墨脱公路将从“生死线”升级为“经济走廊”。
产业联动:工程直接拉动建材、民爆、装备制造需求。西藏水泥价格长期高于内地,而项目砂石骨料需求达亿吨级;爆破作业预计新增民爆需求30%以上,推动当地产能升级。
四、地缘棋局:跨境河流的共赢之道
作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水源,雅鲁藏布江占印度该河年径流量的29%,其开发牵动区域敏感神经。中国以技术性方案化解潜在争端:
通过“隧洞引水”,将派镇以上600亿立方米水引入地下发电,保持出境总水量1400亿立方米不变,避免影响下游。
工程建成后,可向印度、孟加拉国出口绿电,推动构建“亚洲能源共同体”,将博弈点转化为合作支点。
随着雅江集团指挥中心的首批数据灯点亮,这项人类水电史上空前的挑战,已然成为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当电流在2025年夏季首次输出高原时,它将证明:真正的超级工程,不仅是改造自然的壮举,更是平衡发展与共享的艺术。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