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事法院日照法庭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创新工作,积极取得驻地支持,共同推动建立“安岚无漾”诉源治理新模式,层层化解涉渔纠纷,实现了预防化解联调共治。该模式3月份上线以来,化解各类涉渔纠纷70余起,维护了当地渔业生产秩序,促进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岚山区是北方重点渔业生产区,毗邻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该区下辖的安东卫、岚山头等街道渔业生产传统由来已久,现有30个重点渔业村居,渔业从业人员约5.8万人,其中从事捕捞的渔民近万人,海洋捕捞能力居全省第2位。
“因为渔业从业人员多,每年发生的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海上人身损害责任纠纷、海上养殖损害责任纠纷等涉渔纠纷也很多。”日照法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案件虽然大多标的额较小,但却事关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海洋秩序基层治理和沿海渔业村居社会稳定,事关基层治理的堵点和难点,如何有效预防化解这些纠纷就变得非常重要。
而“安岚无漾”诉源治理新模式,就是基于有效预防化解纠纷的需要,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论证推出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海事法院和渔业行政主管机关、渔业互保协会以及民间渔业协会等各类涉海主体职能,打造三级平台,在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多元联动,形成诉源治理合力。”该负责人表示,他们一是在沿海重点渔业村居、渔港建立“安岚无漾”诉前调解室,吸收各村居的渔业主任担任诉前调解员,发挥渔业主任的基层前哨优势、本土优势和专业优势,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及时把发生在本村居的涉渔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依托岚山区渔业协会,并吸收渔业互保协会工作人员加入,建立“安岚无漾”诉前调解中心,充分发挥渔业协会的行业优势和民间自律职能,对于重大涉渔纠纷做好关口把控、前端化解,发挥其防火墙、减压阀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三是法庭与驻地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安岚无漾”诉源治理指导中心,加强涉渔纠纷行政调解力度,同时将前期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及时导入司法程序,进行实质性化解。指导中心经常性深入渔港码头,就地开展普法宣讲和案件审理,为渔民答疑解惑、调处矛盾;定期组织各村居渔业主任、诉前调解人员座谈培训,提高他们实质化解纠纷的能力;组建“安岚无漾”线上工作群,对于渔业主任、诉前调解人员日常遇到的法律问题随时解答,指导各诉前调解室、诉前调解中心依法开展诉源治理工作。
“安岚无漾”诉源治理三级平台的建立,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涉渔纠纷诉源治理格局,并取得积极效果。下一步,日照法庭将积极作为,能动履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优化“安岚无漾”诉源治理机制,从源头上、本质上化解矛盾,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
Copyright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090191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