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2023版)》的通知

2024-04-25    来源: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政策指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政策导向内容:

一、优化核定容积率。文件指出,如果需要新增容积率,应当指向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补足短板,即在对周边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以及老旧小区成套房改造等项目。其次,奖励或转移容积率应以“两多”为导向,即在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条件之外,如果能够多保留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能够多无偿移交未来开发出来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做出更多公益性贡献,按照相应的面积,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新增的建筑量直接涉及民生改善的,可不计入容积率;


二、鼓励用地功能转换兼容。要从简单机械化的功能切割转向土地用地功能的兼容,要允许非公益向公益以及公益之间互转等;


三、推动复合利用土地。在符合安全使用的各种国家标准规范前提下,推动城市更新的复合利用和节约利用来方便群众的生活。如通过土地组合出让的方式,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分层设置权益,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细化年限税费地价计收规则。以“无收益、不缴税”为原则,更新项目可依法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和税收优惠政策,此外,要加强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税的征管。同时鼓励优化地价计收规则。


五、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在今年印发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25号)中,明确超大特大城市以及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均调查认定为建设用地的,在符合规划用途前提下,允许按建设用地办理土地征收等手续。所以在更新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要认真把握好政策边界。


《政策指引》全文详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2023版)》的通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