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能源公司与杨某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三步法”化解辞退纠纷 关键词 民事 劳动合同纠纷 违反规章制度 工资及补偿金的计算 调解“三步法” 人社部门参与化解

2025-10-13    来源:多元解纷案例库

【入库编号】: D2025-161-1-186-437 


【基本案情】 

2019年,杨某通过招聘进入某能源公司工作,并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杨某在生产岗位上从事焊工工作。2023年7月,某能源公司以杨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将其辞退,为此杨某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某能源公司支付杨某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工资、病假工资差额、带薪年休假工资、防暑降温费等,某能源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


【处理方式方法】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征得当事人同意,委托特邀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并指派资深法官进行指导。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对纠纷进行分析梳理,明确双方争议焦点。之后,与当事人进行联系沟通,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经沟通,调解员了解到杨某此前曾向当地人社部门咨询,并通过人社部门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协助其申请劳动仲裁。调解员将上述情况告知指导法官后,由指导法官邀请人社部门组建调解团队开展调解,并按照“三步法”共同拟定了调解方案。第一步,耐心倾听,有效沟通疏导。在与当事人沟通前,调解团队首先梳理了各方观点。某能源公司认为杨某违反公司规章纪律,故将其开除。杨某认为其自身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纪律,公司将其开除毫无依据且未给予其申诉权利。为进一步掌握纠纷情况,调解团队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倾听各方诉求,并积极安抚各方情绪,夯实纠纷化解基础。第二步,调整策略,把握解纷节奏。调解团队深入了解双方诉求后,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协商。协商过程中,双方对赔偿事宜争议较大,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某能源公司认为杨某违反工作纪律在先,公司不该支付那么多补偿金和工资。杨某坚持认为公司将其无故开除,应当支付补偿金。 鉴于双方分歧较大,调解团队将双方带到不同房间,开展 “背对背”调解。经过调解团队不懈努力,双方逐渐从最初的抵触、对抗变为愿意坐下来协商解决问题,情绪渐渐平复。第三步,精准施策,彻底打开心结。经过多轮沟通,双方开始换位思考,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及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围绕工资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双方的每一个争议点,调解团队都有针对性制定了调解方案,同时利用团队优势分别从劳动合同法、补缴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角度给双方做工作,让双方对相关费用的计算有了清晰认识,最终根据调解团队的计算,某能源公司补缴了相应的社保金额,杨某也对赔偿的金额作出让步。最终,某能源公司当场向杨某一次性付清全部款项,双方打开心结、握手言和,纠纷得到一次性化解。


【处理结果】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能源公司当场向杨某支付20000元,并补缴相应社保金额。


【解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第87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 的解释(一)》(法释〔2020〕26号)第44条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0条、第11条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关于发布企 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鲁人社字〔2021〕64号)第1条


【解纷要旨】 

本案系一起因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引发的劳动合同纠纷。该类纠纷往往双方对立情绪较为严重,且关乎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若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本案中,由法官、特邀人民调解员、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团队,整合多方调解资源,凝聚解纷合力。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发挥贴近群众、熟悉群众的身份优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发挥熟悉劳动政策与用工管理的专业优势,运用调解“三步法”,倾听诉求、明晰争点、精准施策,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促成纠纷高效、实质性化解,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促推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双赢共赢。


推荐部门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化解单位(调解组织)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