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承办案件在第七届“破产法治·天府论坛”活动中荣获“典型案例”
2025-11-06 浏览次数:1472025年11月1日,四川省天府中央法务区由四川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四川省法学会企业法商融合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年会暨第七届“破产法治·天府论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与破产保护专题研讨会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与破产保护”为主题,旨在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运用法治思维与方式破解产业园区及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产业落后、债务高企等难题,提升抗风险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发布并表彰第七届“破产法治·天府论坛”优秀论文与典型案例。据悉,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司法系统、科研院校、破产管理人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交的165篇论文和23个案例。经专家组多轮严格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论文一等奖9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27篇,典型案例12个。

由我所杜学文律师团队与投资人联合申报的《府院联动赋能“烂尾楼”重整:法商融合思维下的振国置业重生之路》,凭借创新思路、显著成效与宝贵借鉴价值,成功入选“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本所在破产重整领域的专业实力已获行业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该案例的突出亮点在于:一是创新性贯穿法商融合思维;二是系统构建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三是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四是为同类“烂尾楼”项目重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上述亮点令该案例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破产重整领域的典范之作。

在分论坛二的专题研讨环节,四川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我所合伙人杜学文律师作为获奖代表,重点分享了本案中府院联动机制与法商融合思维的全流程应用的创新实践。一是团队推动成立高位统筹的专项工作专班。面对如此复杂的“烂尾楼”项目,仅靠司法程序难以解决全部问题,必须构建司法与行政协同的工作机制,专班实行“周例会、月总结、急事急办”制度,并采用“问题清单管理”模式,明确责任主体、设定解决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其次,创新实施“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绿色通道。采取“技术审查先行、行政许可后置”的创新方式,允许项目边建设边补办手续。最后,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监管机制。二是法商融合思维的全流程应用。在项目尽调阶段,团队采用“法律+商业”双重尽调模式。在方案设计阶段,创新提出“股权调整+债务重组+资产盘活”多维模式。在资金监管方面,创新建立“资金共管机制”。在风险防控方面,构建全流程风险预警体系。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振国置业重整案件取得显著成效:在企业层面,振国置业完成股权变更,构建“股东会-执行董事-职业经理”三级治理架构,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管理效率提升65%。项目复工后,预计全部完成后可贡献税收约3000万元。在债权人层面,普通债权清偿率从不足5%提升至30%,23户购房业主实现全款退房,建设工程优先债权、税收债权获得全额清偿,真正实现了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在社会层面,项目复工带动了建材、装修、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化解了多年的社会稳定风险,使“城市伤疤”焕发新生。在投资人层面,预计项目收益率达25%以上,同时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未来,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发挥其在破产管理人与投资人律师双重领域的跨界经验,以“府院联动”为依托,以“法商融合”为内核,为法院、管理人、投资人、困境企业及产业园区提供更具前瞻性和执行力的专业解决方案,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